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教育 > 正文

    探索本科生导师制促进科教融合

    发布日期:2021-11-30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北京市将“探索推进本科生导师制,支持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本科生进课题、进实验室,促进科教融合发展”。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区域性高等教育政策举措再次受到关注。

    长期以来,导师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一直被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制度。近年来,随着对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关注,本科生导师制被提到一个新高度,开始陆续在多所学校实施。从相关高校此前的实施情况看,本科生导师制的兴起和发展,无论是在具体操作层面的实施范围、导师资质、职责界定,还是作为政策制度层面的目标定位、问题指向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如有的高校是在二级学院范围启动,有的则是全校性地铺开,有的作为确保本科教育基本质量的保底性举措,有的则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早期发现与培育的机制……

    北京市教委新发布的行动计划,重在“支持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本科生进课题、进实验室,促进科教融合发展”。从相关表述看,该项政策重点指向部分具有一定科研潜力、科研兴趣的本科学生,旨在给他们创造进课题、进实验室的机会。如果说全员导师制更多发挥的是导师对本科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学业导师、人生导师的“导学”作用,北京的政策则更多偏重科研导师的“导研”定位。其中,相对更受关注和需要探索的议题就更多聚焦在下述方面:

    一是导师和科研资源配置。这两方面的资源客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校际差异:承担较多科研任务、有着丰富研究生培养经验的高校,导师资源、科研资源相对丰富,但研究生导师带硕士生、博士生的经验能否直接复制到对本科生的指导,显然是存疑的。毕竟本科学生的学术性向、专业积累、科研意识和能力、未来发展规划等相对来说都还不怎么成熟稳定,客观上还存在着需要试误的可能性。为此,建议由不同学科领域的导师组成导师组,为学生后续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更多了解熟悉的机会和选择的可能性。而研究生培养经验相对欠缺的高校,对如何拓展科研课题和实验室资源,如何将本科学生带进课题、带进实验室方面面临的挑战会更大。建议这类高校在挖掘自身潜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借用外力,从相对较小规模开始试点,确保带教质量。

    二是科教融合的体制机制。实施科研导向的本科生导师制,首先要做好依托高校自身既有的科研资源反哺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即需要有意识地将学校的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优势。这其中最需要从根本上破解体制机制方面的诸多问题,包括基本的顶层制度设计、导师力量的调配与工作协同机制的确立、合作共赢基本原则的确立,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的落实等。

    当然,科研导向的本科生导师制的改革探索,还有诸如如何识别与发现本科学生的科研基础和潜力、如何评价导师制的实施成效等根本性问题,需要在具体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