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民数字素养是当今社会的必修课,也是建设学习型大国的必由之路。教育数字化的推进关键在于人的素养的提升,而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人们不可或缺的必备素养。近年来,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战略举措以提升公民的数字素养,进而提升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纷纷出台数字素养计划或发布数字素养框架。2021年,我国印发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将数字素养作为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并明确了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内涵。 为适应终身学习,公民应具备数字意识、数字知识与技能、数字应用、数字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素养。我们要培养公民对数字技术价值的理解,提升公民对数字技术技能的掌握,提高公民利用数字技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数字素养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并在各个教育阶段循序渐进,为适应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提升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系统责无旁贷,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应予以高度重视。 升级教育理念,提升学校管理者数字化领导力。学校管理者的数字化领导力对学校数字化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者对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认知和应用态度是影响其数字化领导力的关键。为此,应全面加强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认识,明确数字技术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构建教育数字化管理机制,明确主管领导数字化工作任务与职责,落实教育数字化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度。开展教育数字化领导力专题培训,提升管理者对以数字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认识。 强化条件保障,构建数字素养培育的智能化环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数字素养教育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学校的数字化建设水平将为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提供条件保障。因此,要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能化的数字学习环境。基于数字环境创设数字应用的浓厚氛围,提高学生在数字化应用中的参与感与获得感,在常态化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数字意识、掌握数字知识、提高数字技能,激发学生应用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师作为数字素养教育的实施者,其技术能力、教学水平会对学生认知和知识技能内化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提高师资水平。具体而言,建立多元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体系。运用数字技术赋能素养评价,建立面向终身学习的数字素养发展档案。依托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开展教师素养专项培育,构建数字素养发展新机制。 深化课堂变革,探索数字化条件下的新型教学模式。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探索构建数字化条件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变革。具体而言,要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的有效教学模式,探索新技术教学应用。开发并应用智能教学助手,积极融入课堂教学,为师生提供更加适切的资源和服务。通过数字技术支持下教学模式创新与常态化应用,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突出学科育人,构建系统的数字素养提升体系。学校教学规划与管理将直接影响数字素养教育的成效,政府和学校应依据数字素养框架制定课程目标和方案,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地开展教学。一方面,加强新学科建设,统筹布局一批数字领域学科专业点,鼓励和支持职校、高校在专业设置、师资配备、招生规模等方面向相关学科倾斜。另一方面,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中小学信息科技、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同时深化数字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以数字化赋能教与学。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培养未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应主动作为,普及数字化条件下的新型教育环境、夯实基础支撑,普及数字化条件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深化课堂变革,提升管理者数字素养、强化领导力,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教育系统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主动求变、积极应变,将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方面发挥基础作用,助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本网编辑:胡娇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