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与中古、远古家庭相比,常被称为教育家庭、情感家庭。维维安娜·泽利泽认为,儿童在现代家庭中更具情感价值,从经济上有用的孩子到经济上无用但情感上无价的孩子,越现代的社会,越会看重孩子的情感价值而非经济价值。阿利埃斯认为,现代家庭成员不仅有“对家庭超乎寻常的感情依赖”,而且它还会建立在对教育的考量之上。通俗地讲,相较以往的岁月,现代家庭的确是会把孩子的教育当作一项重要任务,会为孩子的更长远打算,在古代这并不是家庭的一种普遍的需要。教育的比重加大和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关怀都是现代家庭的重要特征,它也与当代人类社会充满间接性激烈竞争的现状相适应,满足着一代又一代的现代人既能保持身心健康,又能在社会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双重需要。因此,教育与情感交流在现代家庭中最好能做到平衡,甚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今天,在儿童不同的成长阶段,父母对教育都更加重视,但教育内容往往与学校所教授的内容高度重叠。在这种状况下,家庭教育也逐渐成了学校教育的辅助和延伸:多数家长都会围绕学校的考试、升学安排孩子的家庭学习,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分数变化极其敏感,占用孩子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额外练习以弥补哪怕是学校成绩极小的下降……教育内容的高度同质化和越来越高的要求,使家庭教育也带有强烈的竞争性,耗去儿童和家长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
与此同时,家庭教育的另一方面却被严重削弱——情感价值正在被边缘化。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发现:四、八年级学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排名第一位的均为“有温暖的家”!这反映孩子将温暖的家庭作为他们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说明他们的期望与现实状况之间有差距。
一、当前家庭教育中情感上存在的问题
(一)负向情感交流过多
在亲密关系中,情感交流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是正常的,有时过于强调关系的和睦,在认知上就假定家庭关系中没有负向情感,这反而是一种有害的先验论,会造成家庭成员的极大困扰。但对于家庭中的孩子来讲,正向的、积极的情感交流应该是绝对的主流,这是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决定的,随着年龄的成长、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加和认识、经历的丰富,我们才能慢慢把一些他们应该承担的各种情感传递给他们。但现在的问题是,不管孩子的承受能力如何,不少家长总是随意向他们施加负面的情感。最常见的一种场景就是,在应试化教育氛围的熏陶和竞争性育儿观的影响下,家长会建立起与他人相比较而形成的教育目标体系,多数孩子都会暴露自己的弱项和短板,至少在某些方面总是处于一种“不能达标”的状态,因而家长总会感到自己孩子有问题,总会怀疑他们,一些缺乏耐心的家长就会恨铁不成钢,恶语相加。情感是双向的,作为需要接收大量正面情感的儿童,家长非但没有给予很多正面的情感,反而异乎寻常地充满了敌意,孩子并不能理解这是“对他好”,还由于他们对自己内在的情绪状态认知不足,无法很好地调节情绪、情感,更难以跳出自己的家庭局限对家庭、情感等观念有一个全局性的审视,因而在强大的家长面前,多数孩子往往会用一些负面的行为表达对正向情感的需要,比如通过恶作剧来求得关注,通过装病求得关心,只有极个别的孩子能够直接向家长提出正面情感交流的需要。面对孩子的负面表达,一些家长能看穿这些孩子背后的动机,另一些家长则认为孩子根本就是冥顽不化,但这两类家长都会对孩子持有更负面的看法,于是一种越来越偏对抗的情感交流模式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让家庭中的负向情感越来越多,在某些家庭中甚至会成为主流。这类负面情感交流模式的起因多数都是家长,是他们在压力下无法控制自己情绪造成的,但很少有家长能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多数都会认为家庭中的坏气氛是孩子能力低下或品行有问题造成的。
(二)冷漠及其表现:排斥、拒绝、忽视
人对社会给予的排斥、拒绝或忽视,反应常常是抑郁、焦虑、感到情感被伤害;家庭成员相互沉默以待,更是非常伤人的“武器”。如果“爱可以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是天然止痛剂”(迈尔斯《社会心理学》),那么漠不关心给孩子带来的就是一种惩罚式的压抑和内心的痛苦。在今天,很多家庭由于成年人的忙碌而会忽视孩子的存在,孩子的快乐没有人分享,难过没有人愿意倾听,在外面或学校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父母根本不予理睬,更别提提供情感、方法上的支持了。当孩子向家长直接寻求帮助时,合情合理的要求却得到拒绝;当孩子开心得笑翻了的时候,某个心烦的家长极不耐烦地让他“滚开”;当孩子取得了一个难得的好成绩,却无论如何都无法让父母从他们的手机上抬一下眼皮……这些场景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便感受到了冷漠,也就是爱的缺失。这比那些激烈的负面情感还要伤人,孩子会认为自己有错或天生不该被人爱,内心深处会感到不安、失控、无力。这种内心的不安和无力感有的是向内的,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自责、内疚中,成为习惯就很可能会维持一生。有的会形成强大的外推力,将孩子推向家庭之外的世界,在外面寻找爱的可能,但由于儿童辨别是非能力不足,在复杂的外部世界中,容易沾染不良行为习惯。
当然,上述是一些比较偏激的例子,但忽视儿童需要的情形在很多看似正常的家庭中也常常都在上演,长久不与孩子沟通、谈有趣的话题,孩子的开心与伤心成年人都不能真正共情,只是表面应付一下……这些都是一种忽视。
(三)过度的关怀
还有一些家庭对孩子是充满正向关怀甚至是极度关怀。但这些家庭的孩子开始或许偶尔还会问:“为什么我妈觉得冷我就得穿衣服,我妈觉得热我就得脱衣服?”面对孩子的诸多抱怨,家长的回答是:“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我还能害你不成?”在此情境中,孩子常陷入一种失语状态,并带着深深的歉疚感,仿佛我们不应该拒绝父母的“爱”,顺从父母的一切安排才是最合理的,久而久之他们能做的就是享受家长的照顾和安排即可。在这当中,“教育狂热型”父母以打造“精英型”孩子为己任,热衷于设计孩子的成长过程,替孩子做人生选择。“关怀强迫型”父母热衷于为孩子包办一切,孩子的大事小事永远都不需要本人操心,父母永远都能想在孩子前面,在这样的家长那里,孩子永远都是长不大的,永远都需要照顾和关怀。
很多时候,父母的这种过度关爱都是从自己角度出发的,不尊重孩子的主体性,这种状态下反而会忽视孩子内心真实的情感需要,因此做事常常会南辕北辙。有不少父母会牺牲很多个人的东西,包括理想、职业发展、休息、个人需要等,全心全意为孩子付出,但殊不知,这种表面上的极大付出反而是一种极自私的表现,它把父母的关爱之情“发泄”出来,却忽视了孩子的需要,无法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只能培养出家长低能的傀儡。而在另一方面,单纯的依赖感并不意味着对家长的亲密与爱,在过度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觉得父母给的一切都理所当然,逐渐在无节制的爱与控制中丧失自爱与爱人的能力,丧失自主性和自信心。
二、情感在现代家庭教育中何以重要
(一)只有充分体验家庭情感的儿童才能真正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儿童获得社会所认可的价值和态度的过程(格里格、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一个人的社会化不充分,就很难在社会上正常地立足。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人的社会化,但家庭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最具影响力,家庭中的情感交流出现问题,孩子的社会化也会出现问题。
人在刚出生不久就会表现出许多社会性的反应——比如爱、恐惧和愤怒,但是最首要的是爱(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不过随着人的成长,在一岁前,如果照顾他的大人对孩子的需求过分迟钝,情感过分冷漠,不能在正常范围内很好地照料孩子,孩子多少也会变得感情冷漠。随后,在孩子出生后2—3年里,家长和主要照料者的态度和观点就很容易影响孩子的性格。孩子长大后会成为终身的乐观主义者还是悲观主义者,性情是温和还是冷漠,是善于信任他人还是生性多疑,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岁前主要照料他的那个人的人生观。3岁以后的孩子指望从家长那里得到引导、爱护和安全感,会本能地观察他们的父母,并模仿他们,从而形成自己的性格和处事能力。家长的爱使孩子也产生了同样的爱,而正是孩子对家长的爱,最终形成了他们在人生中与朋友、老师、配偶、子女、邻居和同事的一切积极的关系(本杰明·斯波克《婴儿和儿童护理》)。
与家长的情感互动让孩子学会了未来与其他人相处的方式。如前文所述,那些家庭情感交流上常见的问题:过多的负面交流、“为你好”的单向情感流动、情感淡漠都会造成儿童将来走向社会的各种适应问题,如缺乏独立性、“社交恐惧症”、沉迷网络、情绪不稳定、过分考虑他人感受或根本不考虑他人感受、无法与人合作等,这些人际交往上的问题,最初的原因都能追溯到早期家庭情感交流上的问题。
(二)父母在情感上的支持能让孩子更积极地面对人生,同时拥有爱的能力
在子女与父母所形成的各种依恋关系中,安斯沃斯等人发现“安全依恋型关系”的儿童在学校里更受欢迎,更少经历社会性焦虑,他们更具备应对挫折、失败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能够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获得稳定的社会支持。要培养出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家长绝不能是一名冷漠的家长。孩子早期,家长要提升自己对孩子需求的观察、反应能力,能够回应儿童的需要,帮助儿童建立与自己、与世界的信任感;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还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努力理解孩子,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这些孩子在成功与失败的实践中都会信任自己,这能帮助孩子确立起对生活、学习、工作的信心,并能与人友好相处,发展出亲社会的观念和行为,最终拥有爱的能力。
王燕和张雷曾经对612名中小学生以及他们的父母分别进行了测试,以求得儿童孤独退缩行为、自我概念及父母情感关爱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鲜明地显示,父母在心理情感层面对孩子的关爱水平越高,儿童的孤独、退缩行为表现越少,越能勇敢地面对困难。他们认为,父母对孩子表达关爱实际上是一种对孩子的接纳和认同,自然也会促进孩子的自我接纳程度,提高儿童的自信水平,而自信水平的提升很可能也是这些孩子在智力等不同领域内都有优秀表现的根本原因。
尼尔在《夏山学校》中说过:“如果只发展头脑而压制情感,生命便会失去活力;如果情感可以自由发展,头脑自然得到发展,情感发展与智力发展相辅相成。基于情感的家庭温情、丰富而有乐趣;基于理智的家庭乏味、单调、冷淡。”维系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情感,儿童在家庭中建立起持续而亲密的关系,通过亲密关系获得积极的力量,这可能就是这些孩子自信、优秀背后的秘密。而漠视情感价值的父母将焦虑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传递给孩子。在“去情感化”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要么对自己感到无力、失控,对自己缺乏信心,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要么急功近利,自我中心,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空心人”。
三、回归情感:如何提升家庭教育的情感功能
(一)把“爱”具体地表达出来
如果你真爱你的孩子,请千万别矜持,一定要表达出来,爱是父母给孩子最重要的礼物,礼物就一定要递到孩子手上,要表达在最具体的行为中:脸上泛出温柔的爱意,情不自禁地拥抱孩子,在孩子受伤或感到害怕时给他拥抱和安慰,留心照看好孩子以免发生意外,增强孩子的责任感,给孩子灌输崇高的理想;为孩子的一点点成绩而感到骄傲、快乐,给他那些能开发智力的玩具,回答他的问题,只要他不损坏东西,就让他自由玩耍;给他讲故事,陪他看连环画……父母不能只通过禁止和允许来指引孩子,还要向孩子指出他们所做之事的意义(爱利克·埃里克森《童年与社会》)。爱的表现形式很多,背后的逻辑是你重视他、你视他为生命、你尊重他、你愿意为他花费时间、你愿意与他共情、你为他感到骄傲……
(二)发展“相伴之爱”的夫妻关系
阎云翔认为,现代家庭以两性亲密关系为起始点,以夫妻关系为主轴,以亲子关系为重点。“不论是具有法律性质的婚姻关系还是具有血缘性质的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的统一基础都是无条件的爱,家庭应该成为一个相互依靠的命运共同体,成为家庭成员共同成长、彼此温暖的爱巢,而不能把它异化为一个充满火药味和功利目的的争斗场,一个上传下达、颁布命令的会议室。”(陈建翔《新家庭教育论纲:从问题反思到概念迁变》)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夫妻是风浪中一条船上的两个水手,幼小的孩子就是一个不会游泳的乘客,当水手间产生了矛盾甚至大打出手,在船上弱小无力的孩子会有多么强烈的不安!这种不安很难让他与世界建立稳定、安全的联系。甚至还有一些孩子被迫卷入到紧张抑或破裂的父母关系中,那更是孩子成长的灾难,他们或许需要很长时间艰难调整。同时,父母相爱也是对子女最好的情感教育,能给孩子的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十足的底气。
(三)建立超越纯理性的“情感化”的亲子关系
早期的恒河猴实验告诉我们,比起只提供食物的铁丝“母猴”,幼猴更依恋给予安慰的绒布“母猴”。孩子依恋父母不仅仅是因为父母能提供食物等基本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接触性安慰”。儿童与照料者的关系也不是基本的物质需要,钱、物质不等于爱,不具有爱的效用。家长应给不同阶段的儿童提供不同程度的情感抚慰,以及完善的社会性支持。
这还包括能营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家庭,家庭成员在其中能感到自己作为有价值的人而被接纳,此时,不幸的家庭模式可能就会减少(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亲子关系是一种情感的结合,它会给双方带来幸福,然而一旦受阻或被削弱,便会对彼此造成威胁(爱利克·埃里克森《童年与社会》)。不管父母在外面多么有成就,在他人面前多么威严,在家庭中他们一定要忘掉外面的身份,应该温和、包容、轻松,更重要的是俯下身来尊重孩子。家庭中讲道理是需要的,但还应该有更多的、非理性的、纯“情感化”的交往时间,家长要放任自己幸福的情感流淌,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如此,同时还要鼓励孩子用积极正向的行为方式大胆表达自身情感需要,从而过一种更快乐、幸福的家庭生活。
(四)选择民主型的教养方式
民主型的父母会对儿童提出合适的要求,他们既要求孩子服从适当的行为规则,也允许儿童作出自己的反应,同时保持交流渠道的畅通,培养儿童调节自己的能力。这种民主型的方式最可能在父母与儿童之间培养出有效的联系,也会让亲子间产生自然、亲切且不破坏原则的情感。相反的教养方式还有专制型——父母严格训练或完全以自己的观念为中心,很少注意儿童的自主性和真实需要,如前所述,那种对孩子一厢情愿的过度关爱就是一种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变体;此外,还有放任型——父母对儿童的需要都有响应,却不会要求儿童服从必要的社会规则;忽视型——父母既不管制也不对儿童的需要产生响应。这些都明显是错误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地方,也是他们情感的发祥地和寄托处。对于孩子来说,家庭要做向他们永远敞开怀抱的温暖港湾。